(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滕王亭子: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唐代滕王李元婴的故居。
- 君王:指滕王李元婴。
- 虚阁:空旷的楼阁。
- 尚思:仍然怀念。
- 歌吹:指音乐和歌声。
- 千骑:形容随从众多。
- 霓旌:彩色的旗帜,这里指滕王出行的盛况。
翻译
春山路上一片寂寞,滕王不再来此行走。 古墙依旧映着竹色,空旷的楼阁传来松涛声。 鸟雀在荒凉的村庄傍晚时分鸣叫,云霞触动了过客的情怀。 我仍然怀念那歌声和乐声,想象着滕王带着众多随从,手持彩旗的盛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亭子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往昔的繁华与现今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变迁的感慨。诗中“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往昔的无限怀念。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
- 《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 —— [ 唐 ] 杜甫
- 《 题壁画马歌 》 —— [ 唐 ] 杜甫
- 《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 —— [ 唐 ] 杜甫
- 《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 —— [ 唐 ] 杜甫
- 《 奉送蜀州柏二别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卫尚书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佐 》 —— [ 唐 ] 杜甫
- 《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 —— [ 唐 ] 杜甫
- 《 青阳峡 》 —— [ 唐 ] 杜甫
- 《 暮归 》 —— [ 唐 ]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