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 杜甫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亭:指新设的宴会场所。
  • 高会:盛大的宴会。
  • 行子:出行的人,这里指参加宴会的人。
  • 良时:美好的时光。
  • 映江幕:阳光照在江边的帐幕上。
  • 排槛旗:排列在栏杆旁的旗帜。
  • 绝荤:戒绝荤腥,指吃素。
  • 岘山泪:岘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这里指岘山下的泪水,比喻离别的悲伤。
  • 零雨诗:指因离别而写的诗,零雨象征离别的凄凉。

翻译

在新设的宴会场所,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聚会,出行的人们恰好遇到了美好的时光。阳光照耀在江边的帐幕上,风儿吹动着排列在栏杆旁的旗帜。尽管戒绝了荤腥,但劝酒时却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已经流下了岘山下的泪水,因此写下了这首因离别而凄凉的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亭宴会的场景,通过“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美好时光。诗中“绝荤终不改”一句,表现了诗人的坚持与清高,而“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则深刻表达了离别时的悲伤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诗歌的深沉与韵味。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