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邛州崔录事

· 杜甫
邛州崔录事,闻在果园坊。 久待无消息,终朝有底忙。 应愁江树远,怯见野亭荒。 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邛州:古地名,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
  • 录事: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
  • 果园坊: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终朝:整天。
  • 底忙:何等忙碌。
  • 江树:江边的树木。
  • 野亭:郊外的亭子。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酒熟香:酒酿制成熟后的香气。

翻译

听说邛州的崔录事,住在果园坊。 长时间等待却无消息,整天如此忙碌是为何? 或许会忧愁江边的树木遥远,害怕看到荒凉的郊外亭子。 在这浩荡的世俗纷扰之外,谁又能知晓那酒酿成熟后的香气呢?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杜甫写给邛州崔录事的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诗中,“久待无消息”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挂念与期盼。后两句通过“江树远”和“野亭荒”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结尾的“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则带有哲理意味,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真正的美好往往不为人知,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能共享。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