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衡州

· 杜甫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 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 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 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 竟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徵天莽茫。 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 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昴。 萧条向水陆,汨没随鱼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 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 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 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廓。 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 无论再缱绻,己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 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 氛埃期必埽,蚊蚋焉能当。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 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 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皇。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 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革:指战争。
  • 汉仪:汉朝的礼仪制度。
  • 胡马:指外族的军队。
  • 失律:违反军纪。
  • 瑕垢:比喻缺点和错误。
  • 金汤:比喻坚固的防御。
  • 割据:指分裂割据的局面。
  • 纪纲:法度,秩序。
  • 圆凿方:比喻不相容或不协调。
  • 兀者:指残疾人。
  • 哀矜:同情,怜悯。
  • 旌麾:指挥军队的旗帜。
  • 偏裨:副将。
  • 元恶:首恶,主要罪犯。
  • 康庄:宽阔平坦的大道。
  • 烈火:猛烈的火。
  • 高烟:浓烟。
  • 福善:福祉和善良。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快乐。
  • 累足:连续不断地。
  • 胝趼:手脚因劳动而生的硬皮。
  • 汨没:沉没,埋没。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遥远。
  • 郁郁:形容心情沉重。
  • 舂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 烽橹:烽火台和城楼。
  • 岩廓:高大的城墙。
  • 扶颠:扶持危局。
  • 羽觞:古代饮酒器。
  • 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
  • 剧孟:古代著名的剑客。
  • 马卿: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苏生:指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
  •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 凯歌:胜利的歌声。
  • 否臧:好坏,善恶。
  • 蚊蚋:蚊子。
  • 舟航:船只。
  • 磊落:形容文字或行为正直不阿。
  • 江总:指南朝梁的文学家江淹。
  • 谢安:东晋政治家,文学家。
  • 嵇叔夜:即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
  • 张子房:即张良,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 柴荆:指简陋的居所。
  • 鹏路:比喻远大的前程。

翻译

战争已经持续了很久,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帝王。汉朝的礼仪制度依然辉煌,但外族的军队却如此猖狂。老将一旦违反军纪,清静的边境就会变成战场。君臣之间忍耐着彼此的缺点和错误,河流和山岳都失去了坚固的防御。重镇如同割据,轻权则破坏了法度。军州的管理风格各异,宽严相济是他们的本性。

可怜那些坚守节操的士兵,他们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寡妇被迫跟随郡守,残疾人也能安居乐业。我们珍惜国家的根本,同情那些常存的事物。指挥军队的旗帜并非他们的职责,府库的充实超过了防御的需要。只有在这里,他们独自承受着多重的忧虑和内心的伤痛。副将们限制了酒肉,士兵们穿着单薄的衣裳。

首恶之人迷惑了众人,他们的阴谋在宽阔的大道上泄露。帐下流淌着鲜血,湖南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半夜中燃起了烈火,浓烟熏黑了天空。至今仍在分配粮食和布帛,杀气在沅湘之间吹拂。福祉和善良的道理被颠倒,明确的征兆在茫茫天际。躲避飞箭的销魂,连续不断地穿越豺狼。

忍受着荆棘的刺痛,拖延着脚上的硬皮疮。远归的儿子在身边侍奉,还在哺乳的女儿在旁。久居他乡幸而脱险,晚年为激昂的情绪感到惭愧。萧条地向着水陆,沉没在鱼商之中。报答主人的身体已经衰老,入朝时疾病阻碍了行动。长久地委身于浅薄的习俗,心情沉重地回旋着刚强的肠子。

参差不齐地走过洲渚,从容不迫地转向林篁。一片帆船靠在郴岸,通往郭前衡阳。华表上的云鸟低垂,名园中的花草散发香气。旗亭壮丽地装饰着城邑的房屋,烽火台和城楼环绕着城隍。城中有一位古刺史,他的才华冠绝岩廓。扶持危局等待着柱石,独自坐着迎风霜。

昨天者间琼树,高谈阔论伴随着羽觞。无论再怎么情意深厚,已经是安于苍黄。剧孟七国畏惧,马卿四赋优秀。门阑苏生还在,勇猛锐利胜过白起。问罪富于形势,凯歌悬挂着好坏。气氛期望必须扫除,蚊子怎能阻挡。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导着舟航。这次旅行厌倦了暑雨,那里的土地听说清凉。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下流非珠玉,择木羞鸾皇。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柴荆寄托乐土,鹏路观翱翔。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国家政治的混乱。杜甫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社会的动荡以及个人的困境,表达了对和平与秩序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