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兵

· 杜甫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元帅待彫戈。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庭:指唐朝的北庭都护府,位于今新疆一带。
  • 貔虎:比喻勇猛的战士。貔(pí),一种传说中的猛兽。
  • 妖氛:不祥的气氛,这里指敌军的威胁。
  • 元帅: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 彫戈:装饰华丽的戈,这里指元帅的武器。彫(diāo),雕刻。
  • 邺城: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 斩鲸:比喻消灭强大的敌人。鲸(jīng),海洋中的大型哺乳动物。
  • 辽海:指辽东湾及其附近的海域。

翻译

北庭派遣了壮士,勇猛的战士数量尤其多。 他们的精锐部队过去无人能敌,现在边疆的局势又如何呢? 敌军威胁着白马,元帅正等待着拿起他华丽的戈。 不要固守在邺城之下,应该去辽海斩杀强大的敌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北庭都护府的壮士们,他们勇猛无比,精锐部队过去所向披靡。诗中,杜甫通过“貔虎数尤多”来形容这些战士的勇猛,而“妖氛拥白马”则暗示了敌军的威胁。最后两句“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表达了诗人对于主动出击、消灭强敌的期望,显示了杜甫对于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于军事行动的见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战略眼光。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

杜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