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九首

· 杜甫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徒旅:同伴,这里指战友。
  • 骨肉:指家人。
  • 死无时:随时可能死亡。
  • 走马:骑马奔跑。
  • 辔头:马的缰绳和嚼子。
  • 挑青丝:挑起青丝制成的弓弦,准备射箭。
  • 捷下:迅速下马。
  • 万仞冈:极高的山冈。
  • 俯身:弯腰。
  • 试搴旗:尝试拔取敌旗。

翻译

离家已经很远,不再受战友们的欺负。 家人的恩情怎能断绝,作为男儿随时可能战死。 骑马奔跑,脱掉了马的缰绳和嚼子,手中挑起青丝弓弦。 迅速从极高的山冈下马,弯腰尝试拔取敌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士兵离家远征的情景,表达了士兵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中“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深刻反映了士兵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后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士兵的勇敢和决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