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监郡:古代官职名,指监察郡县的官员。
- 瞿智:元代诗人。
- 煖(nuǎn):同“暖”,温暖。
- 客情:客居他乡的心情。
- 惆怅:伤感,失意。
- 蓉花:即芙蓉花,一种美丽的花卉。
- 簇簇:形容花朵密集的样子。
- 岩岫(xiù):山洞,山穴。
- 云片:云朵。
- 飞飞:形容云朵飘动的样子。
- 鹳鹅:泛指水鸟。
- 载酒:携带酒水。
- 苇:芦苇,形容小船轻盈如芦苇。
- 穿城:穿过城市。
- 夹膝:指小船在狭窄的水道中穿行。
-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形容小船快速穿行。
- 公事:公务。
- 重楼:高楼。
翻译
湖光在镜中显得温暖,波光粼粼,我这客居他乡的人却感到惆怅,难以度过。 芙蓉花密集地开放在山洞旁,云朵飘动,水鸟飞翔。 携带酒水的小船轻盈如芦苇,在城中狭窄的水道中快速穿行,如同织布的梭子。 每次因为公务归来时已是夜晚,无奈高楼上的月光如何能安慰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客居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镜里湖光煖欲波”一句,通过比喻将湖光比作镜中温暖的波光,形象生动。后文通过对芙蓉花、云片、鹳鹅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晚归,面对高楼上的月光,感到无奈和孤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