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五首

委身竹素间,义理费考寻。 巀嶪泰华高,浩瀚沧溟深。 涉之远无津,举之力难任。 不如反诸己,求诸圣贤心。 成汤警日新,大禹惜寸阴。 纷拿试屏绝,请鼓无弦琴。 因之忘肉味,太古寥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委身:投身,专心。
  • 竹素:指书籍。
  • 义理:道理,真理。
  • 考寻:探究,研究。
  • 巀嶪(jié yè):形容山势高峻。
  • 泰华:指泰山和华山,代表高山。
  • 浩瀚:广大无边。
  • 沧溟:大海。
  • 涉之:涉及,探究。
  • 无津:没有尽头,无边际。
  • 举之力难任:承担起来力不从心。
  • 反诸己:反省自己。
  • 求诸圣贤心:寻求圣贤的思想。
  • 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以日新其德著称。
  • 警日新:时刻警醒自己要不断更新。
  • 大禹:传说中的古代圣王,以治水有功著称。
  • 惜寸阴:珍惜每一寸光阴。
  • 纷拿:纷乱,杂乱无章。
  • 屏绝:摒弃,排除。
  • 鼓无弦琴:比喻追求高远的境界,不拘泥于形式。
  • 忘肉味:比喻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 太古:远古时代。
  • 寥寥音:稀少的声音,指高远的境界。

翻译

我专心致志于书籍之间,探究其中的道理和真理。泰山和华山高耸入云,大海浩瀚无边。我试图探究这些深远的道理,但发现它们没有尽头,承担起来力不从心。不如反省自己,寻求圣贤的思想。成汤时刻警醒自己要不断更新,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我试图摒弃纷乱的思绪,追求一种高远的境界,就像弹奏没有弦的琴一样。因此,我忘记了肉的味道,沉浸在远古时代那种稀少而高远的声音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圣贤思想的崇敬。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高山和大海比作深奥的道理,将无弦琴比作高远的境界,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通过对成汤和大禹的赞美,强调了不断更新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