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隐,为秦文仲赋

橘熟曾登隐者堂,傲霜林薄斓青黄。 花时吐蕊珠成斛,丛晚抽条绿閟房。 千树君封培植大,慈闱母老孝思长。 疗疴欲得苏家井,受命难迁屈子乡。 自以辟人甘濩落,谁令登俎荐芬芳? 苞缄万里深随贡,御宴群臣手擘尝。 霜落洞庭天窅窅,根盘林屋野苍苍。 斋庐并海诗吟处,雾雨氤氲著纸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ú):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bì):关闭,封闭。
  • 慈闱:指母亲。
  • (kē):疾病。
  • 苏家井:指苏东坡家的井,传说井水能治病。
  • 屈子乡:指屈原的故乡,比喻难以迁徙的地方。
  • 辟人:避开人群,隐居。
  • 濩落:形容隐居生活的清贫。
  • 登俎:上供,祭祀。
  • 苞缄:包装封存。
  • 御宴:皇帝的宴席。
  • 擘尝:分开品尝。
  • 窅窅(yǎo):深远的样子。
  • 林屋:山林中的房屋。
  • 氤氲:形容雾气缭绕的样子。

翻译

橘子成熟时曾被隐士采入堂中,那傲霜的林木在薄霜中斑斓着青黄。花开时,花蕊如珠,仿佛装满了斛;晚秋时,枝条抽出,绿叶封闭如房。千树的橘子,是君王封赐的,培植得如此壮大;家中的母亲年老,孝子的思念如此深长。想要治疗疾病,渴望得到苏家的井水;但受命难迁,只能留在屈原的故乡。自己甘愿避开人群,过着清贫的隐居生活;谁又能让这些橘子登上祭坛,献上芬芳?包装封存,万里迢迢,深随贡品;皇帝宴席上,群臣亲手分开品尝。霜落洞庭,天空深远;根盘林屋,野地苍苍。在海边斋庐吟诗之处,雾雨缭绕,纸香四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橘子的生长环境及其与隐士生活的联系,通过橘子的形象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情。诗中“橘熟曾登隐者堂”等句,展现了橘子与隐士生活的和谐共生,而“慈闱母老孝思长”则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橘子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感。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