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兼善秘书

木天高拱夜何其,翠被初寒更漏迟。 上帝录书藏紫禁,贵神燃火出青藜。 悬知策府稽诹处,预想虞廷献纳时。 厚报亟盈荼荠颂,湛恩心写蓼萧诗。 岂徒述作矜雄艳? 政以都人启蔽亏。 国典每濡双赐笔,宠光长发万年枝。 从容宝鼎开金镜,缥缈祥烟度玉墀。 儒术致君还有道,皇明鉴物本无私。 庙谟已发群生秘,岩穴宁令一士遗? 歌咏太平还有日,腐儒头白在茅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天:指高耸入云的天空。
  • 高拱:高高在上,形容天空的辽阔。
  • 夜何其:夜有多深。
  • 翠被:翠绿色的被子,比喻夜色。
  • 更漏迟:古代用漏壶计时,此处指夜深。
  • 上帝录书:指天帝记录人间善恶。
  • 紫禁:指皇宫。
  • 贵神燃火:指神明点燃火把。
  • 青藜:一种植物,古人用其点燃照明。
  • 策府:指国家的决策机构。
  • 稽诹:询问,咨询。
  • 虞廷:指古代的朝廷。
  • 献纳:进献意见。
  • 荼荠颂:指赞美之词。
  • 湛恩:深厚的恩泽。
  • 蓼萧诗:指表达感恩之情的诗。
  • 述作:指著作。
  • 矜雄艳:自夸其作品雄壮艳丽。
  • :正,正是。
  • 都人:指京城的人。
  • 蔽亏:蒙蔽和缺失。
  • 国典:国家的典籍。
  • 双赐笔:指皇帝赐予的笔,象征荣誉。
  • 宠光:宠爱的光辉。
  • 万年枝:比喻长久。
  • 宝鼎:指国家的重器。
  • 金镜:比喻明镜,指明智的治理。
  • 缥缈祥烟:形容神秘而美好的景象。
  • 玉墀:玉石台阶,指皇宫。
  • 儒术:儒家学说。
  • 致君:辅佐君王。
  • 皇明:指皇帝的明察。
  • 鉴物:观察事物。
  • 无私:没有私心。
  • 庙谟:指国家的策略。
  • 群生秘:指众生的秘密。
  • 岩穴:指隐居的地方。
  • 一士遗:指遗漏一个贤士。
  • 歌咏:歌唱赞美。
  •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
  • 头白:头发变白,指年老。
  • 茅茨:茅草屋,指简陋的住所。

翻译

高耸的天空在夜色中显得多么辽阔,翠绿的夜色中更漏声迟迟不响,夜已深沉。天帝记录着人间的善恶,藏于紫禁城之中,贵重的神明点燃青藜火把,照亮了黑暗。可以预见国家的决策机构在咨询时,就像古代朝廷中进献意见的时刻。深厚的恩泽和赞美之词,表达了感恩之情。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夸其作品的雄壮艳丽,正是京城的人们在启迪和弥补蒙蔽与缺失。国家的典籍浸润着皇帝赐予的荣誉之笔,宠爱的光辉长久地照耀着。从容地打开宝鼎,如同明镜般的治理,神秘而美好的景象在皇宫中飘渺呈现。儒家的学说还有助于辅佐君王,皇帝的明察没有私心,观察事物公正无私。国家的策略已经揭示了众生的秘密,隐居的地方难道会遗漏一个贤士吗?歌唱赞美太平盛世的日子还有,我这个自谦的腐儒,头发已白,依然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政治景象,通过对天帝、贵神、国家决策机构和古代朝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理想化想象。诗中“上帝录书藏紫禁”、“贵神燃火出青藜”等句,通过神话色彩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崇高感。后文则转向对现实政治的期待,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国家政治的深刻思考。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