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行送盛克明教授归维扬

扬州好花非不多,奈尔绝品无双何。 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 东风二月花时节,二十四桥香浸月。 小山丛桂避芳尘,东阁官梅褪残雪。 向来名士多品题,栝香御史今亦知。 何日移春献天子,不负此花天下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花:一种珍贵的花卉,特指扬州的特产,以其美丽和稀有而著名。
  • 水沈香:一种香料,这里形容琼花的香气。
  • 素玉蕊:形容花蕊洁白如玉。
  • 琉璃:一种宝石,这里形容花叶的光泽。
  • 青瑶柯:瑶,美玉;柯,树枝。这里形容花枝如美玉般青翠。
  • 二十四桥:扬州的著名景点,这里指代扬州。
  • 小山丛桂:指小山上的桂花,这里用以比喻琼花。
  • 东阁官梅:东阁,指官署;官梅,指官署中的梅花。这里用以比喻琼花。
  • 栝香御史:栝香,一种香料;御史,古代官职。这里指懂得欣赏琼花的名士。

翻译

扬州的花卉虽多,但琼花却是无可比拟的绝品。它的花蕊洁白如玉,香气如水沈香般馥郁,花叶光泽如琉璃,枝条青翠如美玉。在春风二月的花季,二十四桥边,月光下弥漫着琼花的香气。小山上的桂花避开了这芳香的尘世,官署中的梅花也已褪去了残雪。往昔有许多名士为琼花题诗,如今连御史也知晓这花的美丽。何时能将这春光献给天子,不辜负这天下奇花的盛名。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扬州琼花的独特之美,通过对比其他花卉,突出了琼花的无双地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如“水沈香滑素玉蕊”、“琉璃滑叶青瑶柯”,生动地展现了琼花的香气和外观。同时,通过“二十四桥香浸月”等句,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月色之中。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琼花的喜爱,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