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胡敬之以余父执之交岁馈新橘凡十有馀年感无以报是用作歌

湖山清气钟而翁,生儿亦有古人风。 年年送橘拜床下,甚愧我非庞德公。 今年霜落洞庭早,橘熟先于葑田稻。 青衣童子黄金丸,橘头摘来霜未乾。 侬家食指百三十,分甘喜得皆波及。 娇痴堪笑两曾孙,手弄金丸口欲吞。 阿翁老饕三咽毕,□教食之还自吃。 一枝一枝复一枝,翁有笑声孙亦咍。 枯肠久似长卿渴,甘露适从仙亭来。 楚江萍实不可得,华峰藕亦无人识。 冷比雪霜甘比蜜,此句真可题此橘。 韩子之诗今代无,借作报章挥我笔。 怀哉故人家洞庭,七十二峰环翠屏。 洛阳秋风尘满城,莫能污尔双鞋青。 南山不烂黄河清,正须坐阅三千龄。 山中旧识诸耆英,烦道老夫多寄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霜落:霜降,指秋季的霜降节气。
  • 葑田稻:指在葑草丛生的田里种植的稻子。
  • 青衣童子:此处比喻新橘的颜色鲜亮如童子所穿的青衣。
  • 黄金丸:比喻橘子的颜色金黄如丸。
  • 分甘:分享甜美的食物。
  • 波及:影响到,涉及到。
  • 长卿渴:长卿,指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其字长卿。此处比喻极度的渴望。
  • 甘露:比喻甜美的橘子汁液。
  • 仙亭:指神仙居住的亭子,比喻橘子的来源神秘而美好。
  • 楚江萍实:楚江,指长江中游的楚地江段。萍实,指水中浮萍的果实,比喻难得之物。
  • 华峰藕:华峰,指华山,藕指莲藕,比喻珍贵而少见的食物。
  • 枯肠:比喻极度的渴望或饥饿。
  • 韩子之诗:指韩愈的诗,韩愈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高水平的诗作。
  • 七十二峰:指洞庭湖周围的群山,形容山峰众多。
  • 耆英:指年高德劭的人。

翻译

湖山间的清新气息汇聚于你父亲,他的儿子也继承了古人的风范。 每年你都送来新鲜的橘子,恭敬地拜在我的床下,我深感惭愧,因为我并非庞德公那样的人物。 今年霜降早,洞庭湖的橘子比葑田的稻子还要早熟。 新橘如穿着青衣的童子,金黄如丸,摘下时霜还未干。 我家有百三十口人,喜得分享这些甜美的橘子,每个人都感到满足。 我笑着看着两个曾孙,他们手拿金丸般的橘子,口中欲吞。 老翁我贪婪地吃了三口,然后教导他们吃,自己又继续吃。 一枝接一枝,我和孙子们都笑了起来。 我的肠胃久已如长卿般渴望,甘露般的橘子汁液从仙亭般的地方传来。 楚江的萍实难以得到,华峰的藕也无人识得。 这橘子冷如霜雪,甜如蜜糖,这句诗真适合题在这橘子上。 韩愈的诗在当代无人能及,我借用他的诗句来挥洒我的笔墨。 怀念故人的家在洞庭湖,七十二峰环绕如翠屏。 洛阳的秋风尘土满城,不要让它们玷污了你青色的双鞋。 南山不烂,黄河清,我正坐观这三千年的变迁。 山中我旧识的诸位长者,烦请你替我传达我的问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洞庭湖畔的橘园景象,通过橘子的丰收和分享,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橘子比作“黄金丸”,将吃橘子的场景比作“仙亭”中的甘露,增强了诗意的美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橘子的赞美,表达了对友人年年送橘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友人家乡洞庭湖美景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