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营丘
营丘古齐国,绵历几千春。轨路偶经从,延瞰一悲辛。
郛郭尽阡陌,濠湟半烟云。旦摇禾黍实,暮走狐兔群。
陵迟世祀忽,变换民居新。庙寝想馀基,文物忆前人。
在昔商政熄,于时周德闻。圣贤相际会,文武共经纶。
太公扶大业,伯夷守其仁。首阳遗节义,东海爵功勋。
功勋谁独久?节义两同湮。物理有感触,长叹回吾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营丘: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齐国的都城。
- 郛郭:古代城墙外的外城。
- 濠湟:护城河。
- 旦摇禾黍实:早晨摇动着成熟的庄稼。
- 暮走狐兔群:傍晚时狐狸和兔子成群地奔跑。
- 陵迟:逐渐衰败。
- 庙寝:宗庙和寝宫,指古代的祭祀场所。
- 文武共经纶:文化和武力共同治理国家。
- 太公:指姜太公,即姜子牙,周朝开国功臣。
- 伯夷:古代著名的隐士,以节义著称。
- 首阳遗节义:指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饿死,以示对商朝的忠诚。
- 东海爵功勋:指姜太公因功被封于东海。
- 湮:消失。
翻译
营丘是古代齐国的都城,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偶然经过这里,我停下脚步,凝视着这片土地,心中涌起一阵悲伤。城墙外是纵横交错的田野,护城河上飘着半片烟云。早晨,成熟的庄稼在风中摇曳,傍晚,狐狸和兔子在田间奔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片土地的祭祀和民居都已改变,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仿佛还能看到那些古老的宗庙和寝宫的遗迹,回想起前人的文化和武力共同治理国家的历史。姜太公辅佐周朝建立了伟大的事业,而伯夷则坚守着自己的仁义,宁愿饿死在首阳山也不愿背叛商朝。他们的功勋和节义,如今都已经随着时间而消失。这让我深感世事无常,长叹一声,调转马头,继续我的旅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营丘古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前人功绩的缅怀。诗中,“旦摇禾黍实,暮走狐兔群”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古地的自然景象,而“庙寝想馀基,文物忆前人”则抒发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最后,通过对姜太公和伯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功勋与节义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