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同知
楚客事晋君,已皆荣厚禄。
身章袭犀象,鼎食饫粱肉。
荀范作姻娅,赵魏与追逐。
旦分驰道出,夜旁天居宿。
故悲绝宗党,新敬起宾仆。
东洲有儒生,官路独迷躅。
青年结主知,穷老佐州牧。
今为千里行,犹未分符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身章:指华丽的服饰。
- 袭:穿戴。
- 犀象:指用犀牛角和象牙装饰的服饰。
- 鼎食:指贵族的饮食,用鼎煮食。
- 饫:饱食。
- 粱肉:指精美的食物。
- 荀范:人名,可能指荀彧和范增,均为古代著名谋士。
- 姻娅:指姻亲关系。
- 赵魏:指赵国和魏国,古代诸侯国。
- 追逐:追随,此处指与权贵交往。
- 驰道:指皇帝专用的道路。
- 天居:指皇帝的居所。
- 宗党:指同宗族的人。
- 迷躅:迷茫徘徊。
- 结主知:得到君主的赏识。
- 佐:辅佐。
- 州牧:古代官职,指一州之长。
- 分符竹:指被任命为官,符竹是古代官员的任命书。
翻译
楚地的客人服务于晋国的君主,已经获得了丰厚的俸禄和荣耀。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用犀牛角和象牙装饰,享受着贵族的饮食,饱食精美的食物。荀彧和范增这样的谋士成为了姻亲,赵国和魏国的人也与他们交往密切。他们白天在皇帝专用的道路上奔驰,夜晚则靠近皇帝的居所住宿。因此,他们与同宗族的人关系疏远,新的敬意却引起了宾客和仆人的注意。东洲有一个儒生,独自在官路上迷茫徘徊。他年轻时得到了君主的赏识,但到了老年却只能辅佐一州之长。现在他即将远行千里,却还未被正式任命为官。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楚客在晋国的生活描写,展现了权力和财富带来的变化。诗中“身章袭犀象,鼎食饫粱肉”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楚客的奢华生活,而“故悲绝宗党,新敬起宾仆”则反映了他们与旧日宗族的疏远和新的社会地位带来的变化。后半部分转向描述一个儒生的境遇,对比了权力中心的繁华与个人的迷茫和无奈,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