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侍讲书乃祖丞相雍公诛蚊赋

父作更生灵,儿为命世英。 西州睹威凤,南国剪长鲸。 不厌朝廷小,终扶日月明。 诛蚊赋重录,妙墨冠时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更生灵:指使百姓得到新生,比喻治理得当,使国家或人民重获生机。
  • 命世英:指在世间有杰出才能和影响力的人物。
  • 西州:古代地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威凤:比喻有威望和才能的人。
  • 南国:指南方地区。
  • 长鲸:比喻强大的敌人或恶势力。
  • 朝廷小:指朝廷的规模虽小,但治理有效。
  • 日月明:比喻国家政治清明,如日月般光明。
  • 诛蚊赋:指虞侍讲所写的赋文,内容涉及消灭蚊虫,比喻消除小害,维护社会秩序。
  • 妙墨:指精妙的书法或文笔。
  • 冠时名:指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翻译

父亲治理国家,使百姓重获新生,儿子则是世间杰出的英才。在边远的西州,人们仰望如威凤般的英才,在南国,他们剪除了如长鲸般强大的敌人。不满足于朝廷虽小却治理有方,最终扶持国家政治如日月般光明。重录诛蚊赋,其精妙的文笔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虞侍讲及其家族的卓越贡献和才华。通过比喻和象征,描绘了虞侍讲家族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双重成就。诗中“威凤”、“长鲸”等形象生动,展现了虞侍讲家族的威望和影响力。结尾提到“诛蚊赋”的重录,不仅强调了其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虞侍讲家族的崇高敬意。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