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七首,效少陵

边尘暮犹黑,鬼燐出霜草。 转战图报国,宁虑骨枯槁? 人生无百年,一毙不待老。 但愿土境富,微躯奚足道? 勋业铭旗常,秋天气同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边尘:边疆的尘土,这里指边疆的战争。
  • 鬼燐:即鬼火,指战场上死者的尸骨在夜间发出的磷光。
  • 霜草:被霜覆盖的草。
  • 转战:连续在不同地方作战。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骨枯槁:形容人因长期征战而身体极度疲惫和消瘦。
  • 土境:国土。
  • 铭旗常:在旗帜上刻下功勋,常指记录功绩。
  • 旗常:旗帜,这里指象征功勋的旗帜。
  • 秋天气同杳:秋天的气息深远,这里形容功勋的深远影响。

翻译

边疆的战尘在黄昏时依旧黑沉,战死者的尸骨在霜草间发出幽幽的磷光。 战士们连续作战,只为报效国家,哪里顾得上自己的身体是否疲惫消瘦? 人生不过百年,死亡并不等待年老。 只愿国土富饶,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 功勋将被永远铭刻在象征荣誉的旗帜上,秋天的气息深远,如同这功勋的影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通过“边尘”、“鬼燐”等意象,营造出战争的残酷与凄凉。诗中“转战图报国,宁虑骨枯槁?”表达了战士们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报国的决心。最后,“勋业铭旗常,秋天气同杳”则强调了战士们的功勋将被永远铭记,其影响深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