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死人窝,为番阳胡道玄赋

我尝梦登天,身乘帝青云。下视六合大,死人何纷纷! 尸行鬼走不知丑,天跳鬼踔无由分。首戴髑髅蒿两目,肠悬题凑空孤坟。 自谓策神智,可以干明君。自谓雕纂组,可以成华文。 自谓昭旗常,可以铭前勋。形如枯株心强活,气如湿灰耳强闻。 哀哉腥腐窟,何以能超群?天孙为余言,此皆不足云。 累累白骨成飞尘,安知中有不死人?眉厖喉结目如电,挥呵风雨走百神。 塌额玉陛下,自称小兆臣。臣之形骸与众等,久断荤血腐肉皴。 言臣不死诚谬妄,固有不死丹元君。丹元君,在何处,泥丸真人且延驻。 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青云:天帝的青云,比喻高远的天空。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
  • 题凑:古代墓葬的一种结构,指用木头堆砌成的墓室。
  • 雕纂组:雕刻和编织,比喻创作精美的文学作品。
  • 旗常:旗帜,常指军旗,这里指记载功勋的标志。
  • 湿灰:比喻死灰复燃,意指仍有生命力。
  • 天孙:指织女,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 眉厖(méng):眉毛浓密。
  • 挥呵:挥动,指挥。
  • 塌额:额头低陷。
  • 荤血:指肉食。
  • 腐肉皴(cūn):腐烂的肉皮。
  • 丹元君: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人。
  • 泥丸真人: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人,居住在泥丸宫(头顶的穴位)。
  • 鸾笙:古代的一种乐器,比喻美妙的音乐。

翻译

我曾在梦中登上天空,身乘天帝的青云。俯瞰天地四方,死人何其多! 尸体行走,鬼魂游荡,不知羞耻,天空中跳跃的鬼魂难以分辨。 头戴死人头骨,双眼如蒿草,肠子悬挂在题凑上,空留孤坟。 自以为有神智,可以得到明君的赏识;自以为能雕刻编织,可以创作出华美的文章;自以为能昭示旗帜,可以铭记前人的功勋。 形如枯木,心却顽强存活,气息如湿灰,耳朵却能听见。 悲哀啊,腥腐的窟穴,怎能超越众人? 织女对我说,这些都不值得说。 累累白骨化为飞尘,谁知其中有不死之人? 眉毛浓密,喉结突出,目光如电,挥动指挥风雨,驱使百神。 额头低陷在玉阶下,自称小臣。 我的形体与众人无异,早已断绝肉食,皮肤如腐肉般皱缩。 说我不会死确实是谬论,但我确实有不死的丹元君。 丹元君,你在哪里?泥丸真人且停留。 一曲鸾笙五百年,死人窝里翻身离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梦境的形式,描绘了一个超脱生死、追求永恒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道教意象,如“帝青云”、“丹元君”、“泥丸真人”等,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世俗、达到精神永恒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死人窝”中不死之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力和精神不灭的信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和永恒的深刻思考。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