恊以鼓琴,世谁知音? 采苢纫佩,湘江水深。 兰生棘中,如石轥玉。 玉受不瑳,幽香满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和谐。
  • 鼓琴:弹琴。
  • 知音:理解音乐的人,也指知己。
  • 采苢(yǐ):采撷兰草。
  • 纫佩: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大河。
  • 棘中:荆棘丛中。
  • (lìn):碾压。
  • (cuō):琢磨,雕琢。

翻译

以琴声和谐,世间谁是知音? 采摘兰草系佩,湘江之水深沉。 兰花生于荆棘,如同石碾美玉。 玉石未经雕琢,幽香却满山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兰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无知音的感慨。诗中,“恊以鼓琴,世谁知音?”反映了作者对知音难寻的哀叹;“采苢纫佩,湘江水深”则通过兰花的形象,暗示了高洁不群的品格。后两句“兰生棘中,如石轥玉。玉受不瑳,幽香满谷”更是以兰花在荆棘中生长,不需雕琢却自然散发出幽香,来比喻真正的美德无需外在的修饰,自有一种内在的光辉和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