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章白描梅

王郎笔底无纤尘,只有万斛江南春。 疏花冷蕊禁不得,珠明玉润前森陈。 珊瑚交柯撑铁网,金铓铄日张龙鳞。 咸平处士西湖滨,风雪满头肌肉皴。 长歌短吟梅树下,声诗写得梅花真。 王郎晚载剡溪雪,舣舟孤山一问津。 色香声尘尽夺取,高挥大抹骇世人。 旧时娟娟里湖月,清光长照无疏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王元章:人名,可能是指宋代画家王冕。
  • 白描:中国画技法名,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多数指人物和花卉画。
  • 纤尘:细小的灰尘。
  • :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
  • 珠明玉润:形容梅花的色泽如珍珠般明亮,如玉石般温润。
  • 珊瑚交柯:珊瑚枝条交错,形容梅枝的繁密。
  • 铁网:比喻梅枝的坚硬和交错。
  • 金铓铄日:金光闪耀,形容梅花的色彩鲜明。
  • 龙鳞:比喻梅花的排列如龙鳞般有序。
  • 咸平处士:指宋代隐士林逋,他隐居在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
  • 肌肉皴:皮肤因寒冷而起皱。
  • 声诗:指诗歌。
  • 剡溪雪:剡溪,水名,在浙江嵊县,以产纸著名。这里指王郎晚年在剡溪作画。
  • 舣舟:停船靠岸。
  • 孤山:山名,在杭州西湖中,林逋曾隐居于此。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探求途径或尝试。
  • 色香声尘:指梅花的色彩、香气、声音和尘埃,比喻梅花的全面表现。
  • 高挥大抹:形容作画时笔墨挥洒自如。
  • 骇世人:震惊世人。
  • 娟娟:美好的样子。
  • 里湖月:指西湖的月光。
  • 疏亲:疏远和亲近。

翻译

王郎笔下的梅花无一丝尘埃,只有江南春意盎然的万斛生机。稀疏的花朵和冷艳的蕊儿难以抵挡,珍珠般明亮、玉石般温润,前面排列得森严而陈旧。珊瑚般的枝条交错支撑,铁网般坚硬,金光闪耀如日,龙鳞般有序排列。咸平的隐士在西湖边,风雪中满头白发,皮肤因寒冷而起皱。在梅树下长歌短吟,用诗歌真实地描绘出梅花的美。王郎晚年带着剡溪的雪,停船在孤山,探求梅花的奥秘。色彩、香气、声音和尘埃都被夺取,高挥大抹的画技震惊了世人。旧时的西湖月光依然美好,清光下,无论疏远还是亲近,都长久地照耀着。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王元章的梅花画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画家的艺术才华。诗中“珠明玉润”、“珊瑚交柯”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色泽和枝条,而“金铓铄日”、“龙鳞”则进一步以金光和龙鳞的比喻,增强了梅花的视觉冲击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及咸平处士林逋和剡溪雪,将画家的艺术生涯与梅花的文化象征相结合,表达了画家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艺术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梅花与画家之间的精神契合。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