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仲穆擦痒马

啄疮乌去夕阳西,磨痒枯株振鬣嘶。 今日战场春草绿,相看谁濯锦障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啄疮乌:指啄食伤口的乌鸦。
  • 夕阳西:太阳西下。
  • 磨痒:摩擦以解痒。
  • 枯株:枯死的树干。
  • 振鬣嘶: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振鬣,抖动鬣毛;嘶,马叫声。
  • 战场:指曾经发生过战斗的地方。
  • :洗。
  • 锦障泥:障泥,马鞍下的垫子,用来遮挡泥土;锦障泥,用锦缎制成的障泥。

翻译

乌鸦啄食着伤口,直到夕阳西下,马儿在枯死的树干上摩擦解痒,抖动着鬣毛发出嘶鸣。今日,这片曾经是战场的土地上,春草已经绿油油,看着彼此,谁会去洗那锦缎制成的马鞍垫子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乌鸦、马和战场的春草,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带有生机的氛围。乌鸦啄食伤口和马儿摩擦解痒的画面,反映了动物的生存状态,而“战场春草绿”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恢复。最后一句“相看谁濯锦障泥”提出了一个疑问,似乎在询问谁会去关心那些曾经战马上的装饰,隐含了对过往战争的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作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