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平西

想百年,如一梦,几多时。妙希夷、只是些儿。诸公肯信,日常万物意无私。住行坐卧真平等,应变真慈。 崇仙道,明仙理,通仙妙,谢仙师。在灵峰、闲采灵芝。洞天清隐,周天十二坎迎离。三田功满朝元去,却蜕行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虚无恬淡的境界。
  • 坎迎离:指道家修炼中的坎卦和离卦,分别代表水和火,是修炼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 三田:指人体内的上中下三个丹田,是道家修炼的关键部位。
  • 蜕行尸:指修炼成功后,灵魂脱离肉体,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

翻译

回想这百年人生,就像一场梦,能有几多时光。那美妙的虚无恬淡境界,其实只是那么一点点。各位如果能真正理解,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万物都是无私的。无论是在行走、静坐还是卧躺,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慈悲都会自然流露。

崇尚仙道,明白仙理,通达仙妙,感谢仙师的指引。在灵峰上,悠闲地采集灵芝。在洞天福地中清修隐居,经历周天十二个坎卦和离卦的修炼阶段。当三田的功力圆满,就可以朝见元始天尊,最终灵魂脱离肉体,达到长生不死的境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道家修炼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百年人生的短暂与仙道的永恒,强调了修炼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作者也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种种境界和体验,展现了道家修炼的神秘和美妙。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和对道家修炼生活的热爱。

刘处玄

刘处玄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与谭常有书信往来。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继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县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闻风征请,待如上宾,官僚士庶络绎相仍,户外之履,无时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归,赐名“灵虚”。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世称“长生真人”。为“北七真”之一。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随山派. 简称随山派。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