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道心不与世心同。悟知空。物尘容。物尘容。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 憎爱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炼成鹤体碧霄中。 任西东。访蓬宫。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海变松枯真不朽,超三界,从仙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心:指修道者的心境,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真理。
  • 悟知空:领悟到万物的空无本质。
  • 物尘容:指世俗的物质世界和其带来的烦恼。
  • 达理明真:通达道理,明白真理。
  • 应变自然通:能够自然地应对各种变化。
  • 憎爱是非:指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以及对是非的判断。
  • 游福地:指游历或居住在神仙福地。
  • 伴松峰:与松树和山峰为伴,形容隐居山林。
  • 炼成鹤体:修炼成仙,比喻身体轻盈如鹤。
  • 碧霄中:指天空,比喻高远无碍的境界。
  • 访蓬宫:指访问仙境或仙人的居所。
  • 出了阴阳:超越了阴阳的限制,即超越了生死轮回。
  • 仙寿永无穷:仙人的寿命无穷无尽。
  • 海变松枯:比喻世事变迁,但仙人的境界不变。
  • 超三界: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即超越了世俗的所有束缚。
  • 从仙翁:追随仙人。

翻译

修道者的心境与世俗不同。领悟到万物的空无本质,世俗的物质世界和烦恼不再困扰。通达道理,明白真理,能够自然地应对各种变化。对事物的喜好和厌恶,以及对是非的判断都不再沾染。游历或居住在神仙福地,与松树和山峰为伴。修炼成仙,身体轻盈如鹤,在天空高远无碍的境界中自由飞翔。访问仙境或仙人的居所,超越了阴阳的限制,仙人的寿命无穷无尽。即使世事变迁,仙人的境界不变,超越了世俗的所有束缚,追随仙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修道成仙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比世俗和修道者的心境,强调了修道者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真理的决心。同时,通过描绘仙境和仙人的生活,展现了修道成仙后的自由和永恒。整首词意境高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生命的渴望。

刘处玄

刘处玄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与谭常有书信往来。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继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县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闻风征请,待如上宾,官僚士庶络绎相仍,户外之履,无时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归,赐名“灵虚”。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世称“长生真人”。为“北七真”之一。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随山派. 简称随山派。 ► 65篇诗文

刘处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