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 · 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退道愚生。意乱心生。丧命尽贪生。不畏神明察日,千愆万过迷生。
死堕酆都苦苦,苦尽傍生。进道清真忘世梦,闲看圣教似书生。
达理悟修生。气结神灵异,自然有、霞彩光生。宝鉴碧霄光耀,真个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退道:放弃修道。
- 愚生:愚昧的凡人。
- 丧命:失去性命。
- 神明:神灵。
- 察日:观察、审视的日子。
- 千愆万过:无数的罪过。
- 迷生:迷失的人生。
- 酆都:道教中地狱的名称。
- 傍生:旁生,指地狱中的其他生灵。
- 进道:修行道法。
- 清真:纯净真实。
- 忘世梦:忘记尘世的虚幻。
- 圣教:指道教教义。
- 书生:读书人,此处指修道者。
- 达理:通达道理。
- 修生:修行生活。
- 气结神灵异:气息凝结,神灵显现异象。
- 霞彩光生:霞光闪耀。
- 宝鉴:明镜。
- 碧霄:蓝天。
- 真个先生:真正的修道者。
翻译
放弃修道的愚昧凡人,心意混乱,心生贪念,不顾性命,不畏惧神灵的审视,犯下无数罪过,迷失在人生中。死后堕入地狱,受尽苦楚,与其他生灵一同受苦。
而修行道法的人,心灵纯净真实,忘却尘世的虚幻,闲暇时阅读道教教义,如同读书人一般。通达道理,修行生活,气息凝结,神灵显现异象,自然有霞光闪耀。明镜般的心灵在蓝天中闪耀光芒,这才是真正的修道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退道者”与“进道者”的不同命运,强调了修道的重要性。退道者因贪生、迷乱而堕入地狱,受尽苦难;进道者则心灵纯净,通达道理,享受神灵的庇佑与霞光的照耀。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越。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读者对修道者的境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刘处玄
刘处玄(公元1147--1203)字通妙,一说字道妙,号长生子。东莱(今山东掖县)人。自幼丧父,事母谨孝,不慕荣华,清静自守。大定九年从王重阳学道,游寓齐豫,乞食炼形,重阳君去世后,与马谭邱守孝庐墓三年,遵师遗言随谭长真奔赴洛阳,亦如谭长真以游方乞食为生,花街柳巷炼性。与谭常有书信往来。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继任全真掌教,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返回掖县老家,大弘教法,金章宗闻风征请,待如上宾,官僚士庶络绎相仍,户外之履,无时不盈。承安四年(公元1198)乞归,赐名“灵虚”。
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仙去。至元六年赠“长生辅化明德真人”,世称“长生真人”。为“北七真”之一。以修炼、传承他的教理、思想为主的门人派别称为全真随山派. 简称随山派。
► 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