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写怀六首寄妇

· 戴良
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妻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幸毋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发: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举行笄礼,结发表示成年,这里指结婚。
  • 偕老:共同生活到老。
  • 头白:指年老。
  • 丧乱:战乱。
  • 一官:指一次官职的任命。
  • 芙蓉:荷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东门:古代城邑的东门,这里指分别的地方。
  • 幽咽:形容声音低沉、哽咽。
  • 秋昊:秋天的天空。
  • 讵识:岂知。
  • 积骨:指战乱中死者的遗骨。
  • 畴昔:从前。
  • :聚集。
  • 群小:指家中的小孩。
  • 上官:指上级官员。
  • 嗷嗷:形容声音嘈杂。
  • 寡与鳏:指寡妇和鳏夫,这里比喻孤独无伴。
  • 迍邅:困顿,不得志。
  • 天运:天命,命运。

翻译

我们结婚时,所希望的是能共同生活到老。谁知道到了老年,却因战乱而不能相互保护。我曾有一次官职的任命,带着你远行。美好的事物如同荷花在风波中摇摆,哪有长久的美好。还记得在东门分别的那天,匆匆忙忙地告别。再次拜别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手牵着小孩,对着秋天的天空痛哭。怎知这次是生离,战乱中死者的遗骨堆积如山。你回去后终于可以安心,而我离开则更加艰难。家境已不同于往昔,无论是留下还是离开都难。何况还要完成婚嫁等事,今年各种费用聚集。内要抚养一群小孩,外要应付上级官员。日夜嘈杂声不断,谁能分担这忧愁煎熬。夫妻不能共同承担苦难,还不如寡妇和鳏夫。幸好你不要怪我,我只是偶尔遇到困顿。人道终究不会一直不顺,天命迟早会转好。我不会再长久流浪,希望能回去与你共同面对饥寒。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战乱时期生活的无奈。诗中,作者回忆了与妻子共同经历的艰难岁月,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状的无奈。通过对比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困境,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战乱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希望与妻子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体现了夫妻间深厚的情感和共同承担苦难的决心。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