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运使海漕抵京,见宣城贡侍制
易于涉险必曰川,何况航海决九渊?海虽无风浪或颠,银山雪屋相崩骞。
国家鸿庥上际天,漕海运粮今几年?波神水妃相后先,分护粮艘咸周全。
棹郎捩舵歌扣舷,南风趠帆到幽燕。万井白袅朝炊烟,青驹之年福更延。
上帝降监加矜怜,天子明圣宰相贤。明烛万里无私偏,春运已达北海壖。
天吴帖首海若眠,李郎夏运能勉旃。海波镜平粮在船,由郎心纯志确坚。
敬亭之山秀而妍,幼从贡公读陈编。志存功业永久传,悬知此行尤静便。
定膺上赏坐玳筵,金缣缥醪宠命宣。应从贡公见榻前,清光咫尺如霏烟。
贡公若问老郑虔,为言白头仍草玄。海宇清晏无戈鋋,咏歌太平老林泉,却寄贡公山木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漕(cáo):古代指水路运输,特指官府的粮食运输。
- 鸿庥(hóng xiū):宏大的庇护。
- 波神水妃:指海神和河神,这里用来形容海上的神灵。
- 棹郎(zhào láng):船夫。
- 捩舵(liè duò):转动舵,控制船的方向。
- 扣舷(kòu xián):敲打船舷,这里指船夫的劳动节奏。
- 趠帆(chuō fān):扬帆远航。
- 万井:指众多的家庭。
- 白袅(niǎo):轻柔的烟雾。
- 青驹之年:指年轻力壮的时期。
- 天子明圣:指皇帝明智圣洁。
- 宰相贤:指宰相贤能。
- 明烛:明亮的灯光,比喻皇帝的明智。
- 天吴:海神的名字。
- 海若:海神的名字。
- 帖首:低头,表示恭敬。
- 海波镜平:形容海面平静如镜。
- 敬亭之山: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市。
- 陈编:旧书,指古籍。
- 定膺(yīng):必定获得。
- 玳筵(dài yán):华丽的宴席。
- 金缣缥醪(jīn jiān piǎo láo):指贵重的礼物和美酒。
- 贡公:指贡师泰,元代文学家。
- 老郑虔:指作者自己。
- 草玄:指写作。
- 海宇清晏:海内和平宁静。
- 戈鋋(gē chán):兵器,这里指战争。
- 林泉: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涉险容易的地方必定是河流,何况是航行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之上?即使海上无风,浪也可能颠簸,银山雪屋般的巨浪相互崩塌。
国家受到宏大的庇护,通过海运粮食已经有多少年了?海神和河神相继保护着粮船,确保它们安全无恙。
船夫转动舵控制方向,边敲打船舷边唱歌,南风扬帆,船只抵达幽燕之地。无数家庭早晨升起炊烟,年轻力壮的岁月福祉更长久。
上帝俯视并怜悯我们,天子明智圣洁,宰相贤能。皇帝的明智照亮万里,无私偏袒,春运已经到达北海边。
海神低头,海若安眠,李郎夏季运粮能够勤奋努力。海面平静如镜,粮食安全在船上,因为李郎心志坚定。
敬亭山秀丽而妍美,我曾跟随贡公阅读古籍。志在建立永久的功业,预知这次行程尤为平静便捷。
必定会受到上等的赏赐,坐在华丽的宴席上,贵重的礼物和美酒传达着宠信。应该在贡公面前见到,清光近在咫尺,如霏烟般飘渺。
贡公如果问起老郑虔,请告诉他我虽白发苍苍,仍在写作。海内和平宁静,没有战争,我在林泉间歌颂太平,寄给贡公山木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运使海漕的艰辛与国家的繁荣,通过对比海上的艰险与国家的庇护,展现了运粮任务的重要性和李运使的辛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银山雪屋相崩骞”形容海浪的汹涌,以及“海波镜平粮在船”描绘海面的平静和粮食的安全。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贡公的敬意,同时也透露出自己虽老犹勤的创作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