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庵,为僧赋
芭蕉为庵世所知,谕人生灭无多时。
春风方抽绿罗卷,秋雨便折青瑶枝。
丛茂如云盖有自,身飘著土当从谁?
畦傍筑室善取譬,叶上濡墨仍题诗。
猩红吐花粲堪数,鹅黄骈实甘如饴。
使其坚牢阅世久,敢恨迫窄逢君迟。
雨声萧萧集疏响,世路蓦蓦遭多岐。
于兹不悟佛所说,金粟如来良足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芭蕉庵:以芭蕉为特色的庵堂或住所。
- 生灭:生命的诞生与消逝。
- 绿罗卷:形容芭蕉叶在春风中展开的样子。
- 青瑶枝:比喻芭蕉叶在秋雨中折断的情景。
- 丛茂如云:形容芭蕉丛生茂盛,如同云朵一般。
- 叶上濡墨:指在芭蕉叶上写字或作画。
- 猩红吐花:形容花朵鲜艳如血,盛开的样子。
- 鹅黄骈实:形容果实颜色淡黄,排列整齐。
- 迫窄:狭窄,比喻环境或境遇的限制。
- 蓦蓦:突然,意外。
- 金粟如来:佛教中的一个称号,指佛陀。
翻译
芭蕉庵因其特色而为人所知,比喻人生的生与死不过转瞬即逝。春风吹拂,芭蕉叶如绿罗般展开,秋雨一来,便如青瑶枝般折断。芭蕉丛生茂盛,如同云朵,但一旦飘落,又该归于何处?在畦边筑室,善于取譬,叶上沾墨,仍可题诗。花朵鲜艳如血,盛开可数,果实淡黄,排列整齐,甘甜如饴。若能使其坚固,经历世事长久,又岂会怨恨环境狭窄,遇君太迟。雨声萧萧,集合了稀疏的响声,世路突然遭遇多岐。若对此仍不觉悟佛陀所说,那金粟如来也足以令人嗤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芭蕉庵的景象,寓意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春风中的芭蕉叶、秋雨中的折枝,以及鲜艳的花朵和甘甜的果实,来表达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芭蕉的茂盛与飘零,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变迁。最后,诗人以佛陀的教诲作为反思,提醒人们应觉悟生命的真谛,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与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