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拟古九首
我昔年少时,高视隘八荒。
惟思涉险道,谁能戒垂堂。
南辕与北轨,所历何杳茫。
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
岂无英雄士,几人归北邙。
抚此重长叹,壮志失轩昂。
敛退就衡宇,蹙蹙守一方。
往事且弃置,身在亦奚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视隘八荒:高视,指目光远大;隘,狭窄;八荒,指极远的地方。
- 戒垂堂:戒,警惕;垂堂,指危险的地方。
- 南辕与北轨:南辕,指南方的车辙;北轨,指北方的道路。
- 杳茫:遥远而模糊。
- 北邙:指北方的墓地,这里比喻死亡。
- 轩昂:气概不凡,意气风发。
- 衡宇:简陋的房屋。
- 蹙蹙:局促不安的样子。
翻译
我年少时,目光远大,胸怀广阔。只想着冒险探索未知,谁能提醒我警惕危险呢?我曾南行北往,所经历的路途遥远而模糊。转眼十年过去,那些地方都变成了争斗的战场。难道没有英雄人物吗?但几乎没有人能活着回来。抚今追昔,我不禁长叹,曾经的壮志已不复存在。现在我退隐到简陋的家中,局促地守着这一方天地。过去的往事就让它过去吧,只要我还活着,又有什么好伤心的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少时冒险精神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残酷的无奈和接受。诗中,“高视隘八荒”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南辕与北轨”则描绘了其探索的旅程。然而,“一旦十年后,尽化争战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英雄难逃一死。最后,诗人选择退隐,接受现状,表达了一种超脱和释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从壮志凌云到淡泊名利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