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举人北上二首

闻说京师喜气多,万家齐唱董逃歌。 坞金何日宽民赋? 海宇频频望泰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师: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即今北京。
  • 董逃歌:古代民歌,这里指百姓欢庆的歌曲。
  • 坞金:指国库中的金银财宝。
  • 海宇:指天下,全国。
  • 泰和:指国家安定繁荣的和平景象。

翻译

听说京师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成千上万的家庭齐声唱起了欢庆的董逃歌。 国库的金银何时能够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 全国上下都在期盼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朝京师喜庆的景象,通过“万家齐唱董逃歌”表达了百姓的欢乐心情。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减轻百姓负担、实现国家安定繁荣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之情。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