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实秋夜感旧

· 薛汉
古道日绵邈,何由探羲轩。六籍载绪馀,攻凿日已烦。 岂无奇士志,寻枝或忘根。忽闻孤凤凰,百鸟寂不喧。 邀我浇古胸,泠然酌洼尊。既感气类殊,况复德义敦。 秋风江海上,英材昔同门。载咏《伐木》章,清夜劳梦魂。 斯文傥未磨,馀事安足论。萧萧蒲柳姿,含英伺春暄。 皓首崇明德,怀哉昔人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绵邈(miǎn miǎo):遥远。
  • 羲轩:指古代的圣王伏羲和轩辕黄帝。
  • 六籍: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绪馀:指事物的残余部分。
  • 攻凿:指对经典的深入研究。
  • 孤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 :此处意为洗涤、净化。
  • 泠然(líng rán):清凉的样子。
  • 洼尊:古代的一种酒器。
  • 气类:指志同道合的人。
  • 德义:道德和正义。
  • 蒲柳姿:比喻早衰的身体。
  • 含英:含苞待放的花。
  • :等待。
  • 春暄:春天的温暖。
  • 皓首:白发,指年老。
  • 明德:高尚的品德。

翻译

古道日渐遥远,如何能探寻到伏羲和轩辕的足迹。六经中记载的只是他们的残余,对这些经典的深入研究日益繁琐。难道没有志士想要追寻,却有时会忘记根本。突然听到孤凤凰的鸣叫,百鸟都寂静无声。邀请我用这清凉的酒洗涤我的古旧胸襟,我独自酌饮着洼尊中的酒。既感受到与志同道合之人的不同,更感到道德和正义的深厚。秋风在江海上吹拂,英才们曾是同门。我们共同咏唱《伐木》之章,清夜中劳烦梦魂。这些文学作品若未被磨灭,其他的事情又何足挂齿。我这早衰的身体,含苞待放等待春天的温暖。白发苍苍,我崇尚高尚的品德,怀念古人的言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对当代学术的批判。诗中,“古道日绵邈”一句,即展现了诗人对远古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孤凤凰”与“百鸟”的对比,诗人赞美了真正的才子,并对那些只知钻研经典而忽视根本的学者表示了批评。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古人智慧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坚守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薛汉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