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使之江浙

· 卢琦
持节方临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 翠榕秋霁碧天远,红叶风微粉署新。 沙路有人迎棨戟,吴山回首近星辰。 东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属使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符节,用以证明身份。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这里指乘船。
  • 斗牛津:指银河,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翠榕:绿色的榕树。
  • 秋霁:秋天的晴朗天气。
  • 粉署:古代官署,这里指官府。
  • 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 凋瘵:指因疾病或灾害而衰败。
  • 甘霖:及时雨,比喻恩泽。

翻译

手持符节,正临江海之上,乘船又进入银河之中。 秋日晴朗,碧空如洗,红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官府显得焕然一新。 沙路上有人迎接仪仗,回首望去,吴山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星辰。 东南地区的民力因疾病和灾害而衰败,今日的及时雨正是使臣带来的恩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李副使出使江浙的壮丽景象,通过“持节”、“乘槎”等词语展现了他的威严与使命。诗中“翠榕秋霁”与“红叶风微”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隐喻了官府的新气象。结尾提到“东南民力多凋瘵”,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切,而“甘霖属使臣”则寄托了使臣能带来福祉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使臣的威仪,也体现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