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仲纲赴杭韵

· 卢琦
客中送子西禅度,落日寒烟满翠微。 美玉无瑕和氏泣,莼鲈有兴季鹰归。 江城雁过秋生树,野店鸡鸣月在衣。 壮岁功名须努力,只今搜士到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禅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杭州的某个禅寺。
  • 翠微:指山色青翠,这里泛指山。
  • 和氏泣:指和氏璧的故事,和氏因发现璞玉而被误解,后璞玉被雕琢成著名的和氏璧。这里比喻美玉虽好,但不易被人识别。
  • 莼鲈有兴季鹰归:莼鲈,指莼菜和鲈鱼,是江南的特产,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季鹰,指晋代文学家张翰,他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归隐。
  • 壮岁:壮年,指青壮年时期。
  • 搜士:寻找有才能的人。
  • 柴扉:简陋的门,指贫寒人家。

翻译

在客居之地送你前往西禅度,落日的余晖中,寒烟弥漫,山色青翠。 美玉虽无瑕疵,却如和氏璧般难被识,你如季鹰因思乡而归。 江城上空,雁群飞过,秋意渐浓,树叶渐黄;野店中,鸡鸣声起,月光洒在衣上。 壮年时期,功名还需努力争取,现在正是寻找贤士的时候,甚至到了贫寒人家的门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客中送别的情景,通过落日、寒烟、翠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中运用和氏璧和季鹰归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人归乡的羡慕。后两句鼓励友人在壮年时期努力追求功名,并表达了寻找贤士的决心,即使是在贫寒人家也不放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卢琦

元惠州人,字希韩,号立斋。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