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示侄十六韵

· 戴良
客里光阴速,天涯道路长。 漂流知几处,奔走已三霜。 似汝年犹壮,如余老足伤。 应惭谢氏父,徒忆阮家郎。 识旷惟游衍,时艰可荐扬。 第须依竹径,未用羡罗囊。 卜卖严公术,医钞陆姓方。 暇仍研史册,閒亦爱诗章。 运至终超达,道穷姑退藏。 晴窗开药笼,雨馆倚书床。 苕水支支绿,淞云片片黄。 客行随处是,旅食在身彊。 白首摧颓甚,青春奔迅将。 频年同患难,此去莫凄凉。 木德迎新节,条风换岁阳。 萍踪如可合,处困更何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除: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 客里:旅途中。
  • 光阴速:时间流逝得快。
  • 天涯:极远的地方。
  • 奔走:奔波劳碌。
  • 三霜:三年。
  • 谢氏父:指谢安,东晋名臣,以教育子侄著称。
  • 阮家郎:指阮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识旷:见识广阔。
  • 游衍:游历四方。
  • 荐扬:推荐,赞扬。
  • 竹径:竹林中的小路,常用来指隐居之地。
  • 罗囊:华丽的袋子,比喻富贵。
  • 卜卖:卖卜,指算命。
  • 严公术:严君平的卜术,严君平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卜者。
  • 医钞:医学著作。
  • 陆姓方:陆姓的医方,可能指陆贽,唐代医学家。
  • 史册:历史书籍。
  • 诗章:诗歌。
  • 运至:时运到来。
  • 道穷:道路走到尽头。
  • 退藏:隐退。
  • 药笼:装药的笼子。
  • 雨馆:雨中的馆舍。
  • 书床:放书的架子。
  • 苕水:水名,在今浙江省。
  • 淞云:云雾,可能指吴淞江上的云雾。
  • 旅食:旅途中吃的东西。
  • 身彊:身体强健。
  • 白首:白发,指老年。
  • 青春:年轻时期。
  • 奔迅将:迅速流逝。
  • 频年:连年。
  • 患难:困难和灾难。
  • 木德:五行中的木,代表生长。
  • 新节:新年。
  • 条风:和风。
  • 岁阳:岁初的阳气。
  • 萍踪:漂泊的踪迹。
  • 处困:处于困境。

翻译

在旅途中,时间流逝得飞快,天涯海角的旅途漫长。漂泊不定,已经知道几个地方,奔波劳碌已有三年。像你这样的年纪正是壮年,而我已经老了,足以感到伤感。应该惭愧像谢安那样教育子侄,徒然回忆像阮籍那样的放达不羁。见识广阔,游历四方,时局艰难时可以推荐赞扬。只要依循竹林小径,不必羡慕华丽的富贵。卖卜算命,学习严君平的卜术,医学著作,抄录陆姓的医方。闲暇时仍然研究历史书籍,也喜爱诗歌。时运到来终会超达,道路走到尽头就隐退。晴朗的窗前打开药笼,雨中的馆舍倚着书架。苕水支流绿意盎然,吴淞江上的云雾片片黄色。作为客人,随处都是家,旅途中的食物在于身体健康。白发苍苍,已经很颓废,青春迅速流逝。连年共同经历患难,这次离去不要感到凄凉。木德迎接新年,和风换来岁初的阳气。漂泊的踪迹如果能合在一起,处于困境又何妨。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戴良在岁除之夜写给侄子的,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侄子的期望和勉励。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老去和侄子的壮年,表达了对青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谢氏父、阮家郎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侄子的深情厚意。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