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城南山作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 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 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 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 垂白:指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 踏青:春天到郊外游玩。
  • 榆柳:榆树和柳树,这里指边塞的树木。
  • 龙蛇:比喻隐伏草野,带有些许神秘色彩的人或事物。
  • 岁事:一年中的时令、节日等事务。
  • 城郭:城墙,这里指城市。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喧嚣。

翻译

每年的社日都会下雨,江边的花朵处处绽放着春天的气息。 我渐渐地老去,头发花白,再也看不到那些春天去郊外游玩的人们。 边塞的榆树和柳树间传来杂乱的声音,龙蛇般隐秘的人或事随着岁月的更新而变化。 我靠近城市,却仍然厌倦这世俗的喧嚣和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社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中“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则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后两句“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以边塞的景象和岁月的变迁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更新,最后“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