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游中溪四首

树淡云浓又一坡,招邀处处是行窝。 梯岩危似蚁缘木,架屋高如鹊结窠。 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 行年四十不称意,更欲客游知奈何。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邀:邀请。
  • 行窝:旅途中的临时住所。
  • 梯岩:像梯子一样的岩石。
  • 蚁缘木:像蚂蚁爬树一样。
  • 鹊结窠:像喜鹊筑巢一样。
  • 水味野栽:野生的水生植物。
  • 茭白:一种水生植物,其嫩茎可食。
  • 山毛:山中的植物。
  • 芋红:芋头的红色部分,指成熟的芋头。

翻译

树木稀疏,云雾浓密,又是一坡,处处都是旅途中的临时住所。岩石像梯子一样陡峭,仿佛蚂蚁爬树般危险,房屋高耸,如同喜鹊筑巢。野生的水生植物,其嫩茎显得瘦弱,山中的植物,人们采摘的芋头红润且多。我已经四十岁,却仍然不如意,更想要去旅行,但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晚秋时节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通过对比稀疏的树木与浓密的云雾,以及陡峭的岩石与高耸的房屋,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美。诗中“水味野栽茭白瘦,山毛人摘芋红多”一句,既描绘了山野的物产,又隐喻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渴望。结尾的“行年四十不称意,更欲客游知奈何”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戴表元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