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才问诗于余次韵赠之

秋半说诗秋又阑,觅从忘处更哦看。 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业成身转寒。 窍木野风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镌刊。 扳君更上最高顶,莫羡千金游子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阑:秋意已深,秋将尽。
  • 觅从忘处:寻找那些已经遗忘的地方。
  • 哦看:吟咏观赏。
  • 味熟:深刻理解,品味至深。
  • 业成:学业或技艺有所成就。
  • 身转寒:身体变得虚弱,可能指过度劳累。
  • 窍木:中空的树木。
  • 野风:自然界的风。
  • 天倡和:自然界的和谐共鸣。
  • 崩溪:山崩水流形成的溪流。
  • 鬼镌刊:形容雕刻得非常精美,如同鬼斧神工。
  • 扳君:邀请你。
  • 最高顶:比喻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 千金游子鞍:指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

翻译

秋天已经过半,你来向我请教诗歌,我便用韵回应赠你。 寻找那些已经遗忘的诗句,再次吟咏观赏。 不妨深刻理解,心中自然有所领悟,只怕学业成就后身体变得虚弱。 自然界的风与中空的树木共鸣,山崩水流形成的溪流与奇特的石头鬼斧神工般雕刻。 邀请你一起攀登到最高的境界,不要羡慕那些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戴表元对陈秀才的赠答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和态度。诗中,“秋半说诗秋又阑”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歌创作的紧迫感。“觅从忘处更哦看”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后两句“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业成身转寒”则告诫陈秀才,在追求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健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后学的殷切期望。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