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季民采诗还江西

悲凉南国采诗归,大雅寥寥入谱稀。 白马尚谁歌有容,绣裳犹自赋无衣。 离鸾顾影秋弹瑟,舞凤衔梭夜织机。 辑录已成垂世教,珊瑚枝上看朝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雅:指《诗经》中的《大雅》部分,这里泛指高雅的诗歌。
  • 寥寥:形容稀少。
  • 入谱:被编入乐谱,指被传唱。
  • 白马:古诗中常用来象征忠诚或英勇。
  • 有容:指有德行的人。
  • 绣裳:华丽的衣裳,这里指穿着华丽的人。
  • 无衣:《诗经》中的一篇,这里指没有合适的衣服。
  • 离鸾:指分离的鸾鸟,比喻夫妻分离。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形容孤独。
  • 舞凤:舞动的凤凰,象征吉祥。
  • 衔梭:指织布时梭子在织机上来回穿梭。
  • 垂世教:流传后世的教育或教训。
  • 珊瑚枝:珊瑚的枝状部分,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朝晖:早晨的阳光。

翻译

你带着悲凉的心情从南方归来,采集诗歌,但高雅的诗歌已经稀少,难以被编入乐谱。还有谁在歌唱那些忠诚有德的人,穿着华丽的人却还在吟咏自己没有合适的衣服。孤独的鸾鸟在秋天里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弹奏着瑟,而舞动的凤凰则在夜晚织布,梭子在织机上来回穿梭。你已经辑录了这些诗歌,它们将成为流传后世的教育,就像珊瑚枝上看到的早晨阳光一样,预示着美好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传统的忧虑和对友人采集诗歌工作的赞赏。诗中通过对比“白马”与“绣裳”,“离鸾”与“舞凤”,描绘了诗歌世界的现状与希望。诗人认为虽然当前高雅诗歌不多,但通过友人的努力,这些诗歌将如珊瑚枝上的朝晖,照亮后世,传递文化和教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诗歌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