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次韵答顾东桥翁见四阕
黄扉十载,掌丝纶、补衮调羹非手。自愧才疏如袜线,小器岂堪大受。一代赓歌,百年礼乐,赖明明元首。格天帝业,毫发赞襄何有。
独惭凤阁鸾台,挥毫载笔,忝窃夔龙后。平地风云遭圣主,未羡磻溪钓叟。犬马衰龄,山林倦翼,莫报君恩厚。稽首焚香,中夜遥瞻北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酹(lèi):古代祭祀时用酒洒地的仪式
补袍(gǔn):古代官员佩戴的一种服饰
才疏如袜线:形容才能不足,像袜子线一样细小
赓(gēng)歌:继承歌颂
礼乐:古代礼仪和音乐
元首:指皇帝
格:符合
毫发赞襄:毫发不爽,赞美辅佐
凤阁鸾台:指高贵的宫殿
夔龙:传说中的神兽
磻溪钓叟:指隐居山林的老人
稽首:古代行礼的一种方式
北斗:北斗星
翻译
黄金般的门扉已经闭上了十年,手中掌握着丝绸和纶巾,却无法修补官袍,调羹也不灵巧。我自愧才华平平,就像袜子线一样细微,怎么能胜任重任呢?一代人传颂我的歌声,百年来礼仪音乐的传承,都要感谢当今明君的领导。我如何配得上这天帝的事业,又怎能毫发不爽地赞美辅佐他呢。
我独自羞愧于凤阁鸾台,拿起笔来写字,却自愧不如传说中的夔龙。我这平凡之人却遭遇了圣明君主的赏识,却不曾羡慕隐居山林的老钓叟。岁月使人衰老,山林间的翼倦了,我无法回报陛下的恩宠。我跪下来烧香,午夜时分遥望北斗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夏言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自责,同时对当今明君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自身才华的自我质疑,展现了一种谦虚和自省的品质。诗人将自己的才华与历代传承的礼乐相比,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力,但又表达了对明君的忠诚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和君主的忠诚与感激之情,展现了一种儒家思想中的君臣之道。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玉楼春 · 宫恩庄上元日,鹊营四巢于楼栋志喜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八 感述丁酉七月 》 —— [ 明 ] 夏言
- 《 菩萨蛮 其四 送闻人副使铨之湘南 》 —— [ 明 ] 夏言
- 《 苏武慢次虞伯生韵,咏白鸥园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苏武慢次虞伯生韵,咏白鸥园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十一 送庚午同年李晋卿令宜兴,戊戌年夏 》 —— [ 明 ] 夏言
- 《 丑奴儿观阁前芍药有感二阙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