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明府擢南计曹

· 徐熥
鸡舌新含入旧都,几时闽海更还珠。 中牟理邑方驯雉,南部趋朝好听乌。 百里歌犹传蔽芾,一官清不愧莱芜。 度支若上筹边策,愿赐江南一半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舌:指苏明府新任的官职。
  • 旧都:指南京,明朝初期的都城。
  • 闽海:指福建沿海地区。
  • 还珠:比喻归还珍贵之物,此处指苏明府返回福建。
  • 中牟:地名,位于今河南省。
  • 驯雉:比喻治理有方,使民安乐。
  • 南部:指南京。
  • 听乌:听乌鸦之声,古代认为乌鸦是吉祥之鸟,听其声为吉兆。
  • 蔽芾:形容树木茂盛,比喻政绩显著。
  • 莱芜: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此处指清廉。
  • 度支:古代官名,掌管财政。
  • 筹边策:指边防策略。
  • 一半租:一半的税收。

翻译

你新任的官职如同含着鸡舌进入旧都南京,不知何时能从福建沿海归还珍贵的宝珠。 在中牟治理地方,你像驯服野雉一样使民安乐,而在南京朝中,你乐于听取吉祥的乌鸦之声。 百里的百姓仍在传唱你的政绩如茂盛的树木,一官之清廉无愧于莱芜之地。 若你掌管财政并提出边防策略,我愿你请求朝廷赐予江南一半的税收。

赏析

这首作品是徐熥送别苏明府赴任南计曹时所作,表达了对苏明府的赞赏和祝福。诗中通过“鸡舌”、“还珠”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苏明府的新职和归期的不确定性。同时,以“驯雉”、“听乌”等典故,赞美了苏明府的治理才能和吉祥的仕途。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明府未来可能提出的边防策略的期待,并愿意为此贡献江南一半的税收,显示了对苏明府的深厚信任和期望。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