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次石头岸

· 徐熥
石头城下水微茫,回首乡关驿路长。 瓜步烟波连断霭,秦淮云树隔斜阳。 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 客里愁心已如此,一闻南雁更凄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石头城:指南京,古称金陵,城中有石头山,故称石头城。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乡关:故乡。
  • 驿路: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 瓜步: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南,亦名桃叶山。水际谓之步,古时此山南临大江。
  • 断霭:断断续续的烟雾。
  • 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的一条河流,古时两岸繁华,多有歌楼酒肆。
  •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 落木:落叶。
  • 村舍:村庄里的房屋。
  • 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
  • 南雁:指南飞的雁群,常用来象征秋天和离别。

翻译

在石头城(南京)的停留之处,我望着水面上微茫的景象,心中回想起遥远的故乡和那漫长的驿路。瓜步的烟波与断断续续的雾霭相连,秦淮河畔的云树被斜阳隔开。秋高气爽,落叶纷飞,使得村舍变得模糊不清;夜晚静谧,寒潮涌动,直至城墙的短墙。作为旅人,我的愁心已经如此沉重,听到南飞的雁群的叫声,更是感到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人在南京石头城的所见所感,通过“水微茫”、“驿路长”、“烟波连断霭”等意象,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进一步以秋景和夜色渲染了旅人的孤寂与凄凉。结尾的“一闻南雁更凄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南雁的叫声成为了触发旅人内心深处哀愁的媒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