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和东坡韵病起闲述
源分天上,算黄河、不是人间之物。横亘中原三万里,失却乌江赤壁。雷雨掀腾,鱼龙变化,桃浪翻红雪。乾坤流峙,泰山堪与争杰。
昔年奉使遐方,马首东风,见洛阳花发。诸将提兵淮海上,群盗未曾驱灭。关塞崎岖,风尘澒洞,梦寐惊毛发。太平今日,重来又是春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位于中国北部,因河水泥沙多而呈黄色而得名。
- 乌江赤壁:指乌江和赤壁两地,乌江在贵州省,赤壁在湖北省。
- 雷雨掀腾:形容雷雨交加,天地动荡。
- 鱼龙:比喻各种神奇的生物。
- 桃浪:指水波。
- 乾坤:指天地。
-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
- 争杰:争夺第一的意思。
- 奉使:奉命出使。
- 洛阳:中国古代重要城市,位于河南省。
- 淮海: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
- 关塞:边关要塞。
- 风尘澒洞:形容风沙遮天蔽日。
- 太平:和平安定的状态。
翻译
天上的源头,黄河的水,不是凡间之物。横跨中原三万里,却失去了乌江和赤壁的踪影。雷雨交加,各种神奇的生物在水中变幻,水波翻滚如红雪。天地间流淌着乾坤之气,泰山也难与之争雄。
曾经奉命出使远方,当马首迎来东风时,看见洛阳的花儿盛开。诸多将领在淮海一带提兵讨伐,但群盗依然未被清除。边关要塞崎岖险峻,风沙遮天蔽日,梦中惊醒时仍觉毛发竖立。如今太平盛世,春风又吹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江东去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和平安定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世间变迁的独特感悟。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御舟歌 》 —— [ 明 ] 夏言
- 《 忆旧游 · 送淳安邵主簿号藻川 》 —— [ 明 ] 夏言
- 《 丑奴儿观阁前芍药有感二阙 》 —— [ 明 ] 夏言
- 《 万年欢 · 西苑贺上祷雪有应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 —— [ 明 ] 夏言
- 《 丑奴儿观阁前芍药有感二阙 》 —— [ 明 ] 夏言
- 《 苏武慢次虞伯生韵,咏白鸥园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