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郑樵林山人市隐堂

· 徐熥
一丘高卧久忘机,双屐行歌遍翠微。 纶挂夕阳春钓罢,笠携残雪晚樵归。 松窗月冷烟霞梦,菊径云生薜荔衣。 不用凿坏深避世,山城车马往来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郑樵:人名,可能是指郑姓的隐士。
  • 林山人:指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
  • 市隐堂:隐士在市井中的居所。
  •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之心,指超脱世俗的心态。
  • 双屐:双鞋,这里指穿着鞋行走。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钓鱼用的丝线。
  • :斗笠,一种遮阳挡雨的帽子。
  • 松窗:松木制成的窗户。
  • 菊径:种有菊花的小路。
  • 薜荔衣:薜荔是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薜荔编织的衣服,象征隐士的简朴生活。
  • 凿坏:指破坏墙壁,比喻隐居。

翻译

在郑樵这位林中隐士的市隐堂,我久已忘却世俗的机巧,穿着双鞋漫步于青翠的山色之中。 在夕阳下,我结束了春日的钓鱼,丝线挂在肩上;晚上,我带着斗笠,从残雪中归来,完成了樵夫的工作。 松木窗下,月光冷冷,我梦见了烟霞;菊径旁,云雾缭绕,我穿着薜荔编织的衣服。 无需破坏墙壁来隐居,因为山城中的车马往来已经非常稀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士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忘机”、“翠微”、“纶挂夕阳”、“笠携残雪”等意象,展现了隐士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情景。末句“山城车马往来稀”更是点明了隐士选择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生活的决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