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寿图歌为叚翁作

是谁写此大椿树,爪牙缩张相攫吞。 轮菌偃蹇据绝壁,气凌万木皆儿孙。 似鼻似口挺奇干,半枯半嫩蟠灵根。 千年神物照魑魅,满山精怪争崩奔。 树上悬泉始一线,飞洒树里成千片。 匡庐瀑布不可寻,忽向今朝眼中见。 立石复似五老峰,云气模糊露头面。 可怜此树与云石,苍然一色谁能辨。 石间异草何其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是百草长,绯葩翠叶呈婀娜。 上承老树赖嘉荫,亦如松柏挂女萝。 萧然相伴岁月晚,长养齐沾雨露和。 吾乡叚翁住东郭,夫妻七十鬓未秃。 翁家犹子擅丹青,手挥绢素为翁祝。 一枝一茎亦有情,五百春秋递相续。 请翁披图应自笑,形固可使如槁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叚(jiǎ):古代称老人的尊称,这里指老人。 轮菌(lún jùn):指蘑菇。 气凌(qì líng):气势凌驾。 儿孙:后代。 蟠(pán):盘绕。 魑魅(chī mèi):传说中的山林精怪。 匡庐(kuāng l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五老峰:传说中五座山峰,代表五位长寿的仙人。 苍然(cāng rán):苍凉的样子。 百草长:各种草木茂盛生长。 女萝:藤蔓。 萧然(xiāo rán):寂静的样子。 齐沾(qí zhān):共同沾湿。 叚翁:老人的尊称。

翻译

谁写下这棵巨大的椿树,爪牙伸缩间相互争夺吞噬。 蘑菇倚靠在陡峭的绝壁上,气势凌驾于万木之上,仿佛是树的后代。 树干似鼻子又似口,挺拔而奇特,一半干枯一半嫩绿,盘绕着灵根。 千年来这神奇的树物照耀着魑魅,山间的精怪争相奔逃。 树上的泉水开始只是一线,飞洒在树枝间成千上万片。 匡庐瀑布无法寻觅,却在今朝忽然出现在眼前。 石头间奇异的草木繁多,紫芝、伏兔、森交罗。 仙萱自然长势旺盛,绯红的花朵、翠绿的叶子展现婀娜姿态。 老树依靠着这些草木的荫庇,就像松柏上挂满了女萝。 寂静中岁月流逝,雨露滋养着这一切。 我乡的老人叚翁住在东郭,夫妻七十岁头发依旧浓密。 老人家擅长画画,手挥毫笔为老人祝福。 一幅幅画作也有情感,五百年的岁月传承不断。 请老人展示这些画作,形象固定如同枯木。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棵巨大的椿树,树上生长着各种神奇的植物,周围环境幽静而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一种古朴、神秘的意境。通过描写老人叚翁和他的画作,表达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和生命的延续传承之美。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