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伯孺画

· 徐熥
群山既葱茏,诸溪何蜿曲。 孤亭倚高冈,人家荫乔木。 苍松盘路岐,危桥度空谷。 地僻无冬春,山深绝寒燠。 乘閒问友生,策蹇劳童仆。 步步出烟云,悠悠入花竹。 潺湲满清听,空翠生巾服。 閒身寄林丘,野性谐麋鹿。 瞻彼城市中,风尘空碌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葱茏(cōng lóng):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蜿曲(wān qū):形容河流弯曲。
  • (yīn):遮蔽,覆盖。
  • 盘路(pán lù):盘旋曲折的道路。
  • (qí):分岔。
  • 危桥(wēi qiáo):高而险的桥。
  • (dù):通过,越过。
  • 空谷(kōng gǔ):空旷的山谷。
  • 冬春(dōng chūn):指季节的变换。
  • 寒燠(hán yù):寒冷与温暖。
  • 策蹇(cè jiǎn):驱赶跛脚的马,比喻行走艰难。
  • 童仆(tóng pú):仆人。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 清听(qīng tīng):悦耳的声音。
  • 空翠(kōng cuì):指山林中的清新空气。
  • 林丘(lín qiū):山林。
  • 野性(yě xìng):自然本性。
  • 麋鹿(mí lù):一种野生动物。
  • 碌碌(lù lù):形容忙碌而无为。

翻译

群山郁郁葱葱,河流蜿蜒曲折。 孤亭依傍高高的山冈,人家隐藏在茂密的树木之下。 苍松盘绕在分岔的道路上,险峻的桥梁横跨空旷的山谷。 地方偏僻,季节似乎不分冬春,山深之处,寒暖难辨。 闲暇之余,拜访朋友,驱赶着跛脚的马,仆人也跟着劳累。 一步步走出烟云,悠然自得地进入花竹之中。 水声潺潺,充满了悦耳的音韵,山林中的清新空气渗透进衣襟。 闲适的身躯寄托在山林之中,野性的本性与麋鹿和谐共处。 望着那城市之中,风尘仆仆,空忙无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林景象,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繁忙生活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葱茏的群山、蜿曲的溪流、苍松、空谷等,构建了一个幽静而深远的山林世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审美情趣。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