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明府应召之京
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
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
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
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
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
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
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
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古地名,今南京市。
- 仙吏:对官员的美称,意指其超凡脱俗。
- 帝里:京城,指北京。
- 道周:道路旁边。
- 攀辕卧辙:形容百姓对离任官员的依依不舍。
- 循良:遵循善良之道,指官员的德行。
- 鲁恭政简能驯雉:典故,鲁恭为官清廉,政事简明,能驯服野雉,比喻官员清廉且政绩显著。
- 羊续官清不爱鱼:羊续为官清廉,不爱吃鱼,比喻官员廉洁。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明光:指明光宫,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 秾桃:茂盛的桃树。
- 乘传:乘坐驿站的马车。
- 花骢:花斑马。
- 獬豸冠:古代法官的帽子,象征公正。
- 狐鼠:比喻奸邪小人。
- 豺狼:比喻凶恶的敌人。
- 至尊:皇帝。
- 垂拱:形容皇帝无为而治。
- 苍生:百姓。
翻译
南京的八月秋风乍起,一位仙风道骨的官员驱车前往京城。白发老人和黄发儿童围绕在道路旁,依依不舍地攀着车辕,躺在车辙上,情感难以自抑。这位官员在福建任职多年,他的德行和政绩在汉朝官员中无人能比。他像鲁恭一样政事简明,能驯服野雉,又像羊续一样清廉,不爱吃鱼。他的声名早已传到皇帝耳中,皇帝的诏书召他到明光宫对答。他满县都是茂盛的桃树,像霞光一样灿烂,他的行李半肩,清澈如水。新秋时节,他乘坐驿站的马车到达长安,骑着五色花斑马,戴着象征公正的獬豸冠。许多奸邪小人争相逃窜,当道的敌人自感胆寒。我为你斟酒,与你告别,就像借用寇准的难处一样,心中充满呜咽。皇帝无为而治,询问百姓的疾苦,我只说江南的百姓已经力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德行高尚、政绩显著的官员离任时的情景,以及他受到皇帝召见的荣耀。诗中通过对比官员的清廉与小人的奸邪,展现了官员的高尚品格和百姓对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和百姓的生活困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