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

· 徐熥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 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 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 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 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 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 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 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 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 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伯孺:人名,诗人的朋友。
  • 徐熥:明代诗人,字子先,号西庵。
  • 空皮骨:形容人非常瘦弱。
  • 神恍惚:精神状态不清醒,迷茫。
  • 京阙:京城,指北京。
  • 悲辛:悲伤和辛苦。
  • 飘零:漂泊无定。
  • 主父: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的身份或境遇。
  • 六溪湾: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枚叔:人名,可能是指汉代文学家枚乘,他的《七发》是著名的赋文。
  • 七发:枚乘的代表作,一种文学体裁,内容丰富,形式华丽。

翻译

故人卧病,身体瘦弱,精神状态迷茫不清。尽管如此,他仍然在枕上亲近笔砚,写下诗篇送我游历京城。他的诗句字字充满悲辛,半是感叹疾病,半是感叹贫穷。加之离别的情感,使游子更加伤感。离别的歌声重复三次,声音太过苦涩,几次哀吟,泪水如雨。你正像相如一样贫病交加,我也像主父一样漂泊无依。行色匆匆,如同一场梦,无法在六溪湾与你告别。空流万里的交情之泪,未曾见到你经春之后的衰病容颜。一别之后,山川相隔,思念之人只能长对天边的月亮。如今,还有谁能像枚叔那样,能在你面前谈论《七发》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病中朋友的深切关怀和离别之痛。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朋友的病态和自己的漂泊,展现了两人共同的困境和无奈。诗人的语言充满了悲情,通过对病痛、贫穷和离别的描写,传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同情和不舍。结尾处提到枚叔和《七发》,不仅增添了文化底蕴,也暗示了对朋友精神支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