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贵州东坡书院,次林见素,戊寅年作

· 夏言
百尺清泉声断续,半岩松竹青青。丹崖翠壁列云屏。入山行解带,扫石坐翻经。 忆过西湖杨柳院,六桥载酒扬舲。天涯离恨不堪听。萍踪随处寄,尘梦几时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临江仙:古诗词名,题目。
  • 贵州东坡书院:贵州省的一个书院。
  • 次林:次生林,指次生的森林。
  • 戊寅年:农历年份。
  • 夏言:作者名。
  • 丹崖:红色的山崖。
  • 翠壁:翠绿色的山壁。
  • 列云屏:像云一样排列的屏障。
  • 解带:解开腰间的带子。
  • 扫石:清除石头上的尘土。
  • 翻经:翻阅经书。
  • 西湖: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湖泊。
  • 杨柳院:种植了杨柳的院子。
  • 六桥:指杭州西湖上的六座桥梁。
  • 载酒扬舲:装满酒的船只。
  • 天涯离恨:远方的离愁。
  • 萍踪:浮萍的踪迹。
  • 尘梦:尘世间的梦幻。

翻译

百尺清泉声声不绝,半山间松树翠绿葱葱。红色山崖上翠绿山壁如云屏一般排列。进入山中,解开腰间带子,清除石头上的尘土,坐下翻阅经书。

回忆起曾经在西湖的杨柳院里,乘船经过六座桥,载满酒的船只。远离家乡的离愁让人难以承受。浮萍的踪迹随处漂泊,尘世间的梦幻何时能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贵州东坡书院次生林中的一段行程,通过对清泉、松竹、山崖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山间幽静的美景。在诗中穿插了对西湖的回忆,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离愁。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对过往的回忆。

夏言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