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邵梦弼广文山居

· 徐熥
家傍城南薛老峰,衡茅长闭白云踪。 读书早已过袁豹,作赋元堪比士龙。 座上一盘餐苜蓿,匣中三尺挂芙蓉。 山间忽听苏门啸,知隔烟萝第几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邵梦弼:人名,广文,即广文馆的学官。
  • 徐熥:明代诗人,此诗作者。
  • 薛老峰:山峰名,位于福建福州。
  • 衡茅:简陋的茅屋。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简朴的生活。
  • 芙蓉:此处指剑柄上的装饰,代指剑。
  • 苏门啸:指隐士高人的啸声,典出《晋书·阮籍传》。
  • 烟萝:烟雾缭绕的藤萝,形容山间幽深。

翻译

家就紧邻着城南的薛老峰,简陋的茅屋常常紧闭,只有白云的踪迹。 他读书早已超过了袁豹,作赋的才华足以与士龙媲美。 座上的餐食简单至极,只有苜蓿;匣中的剑柄上挂着芙蓉装饰。 山间忽然传来苏门隐士的啸声,我知道这声音隔着层层烟萝,不知在第几重山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邵梦弼山居的清幽生活和其高洁的品格。诗中,“家傍城南薛老峰”一句,即点明了山居的地理位置,又暗示了环境的幽静。通过“衡茅长闭白云踪”进一步以白云象征高洁,表达了主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志趣。后两句通过对邵梦弼读书作赋的赞美,展现了其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结尾的“山间忽听苏门啸”则巧妙地以隐士的啸声,增添了山居的神秘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