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杂画

· 徐熥
相逢同息树边身,总是桃源洞里人。 月照疏林天渐晚,曾无一语到红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ōng):人名,徐熥。
  • 桃源洞:出自《桃花源记》,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红尘:指尘世间的繁华与纷扰。

翻译

相逢后一同在树旁歇息,我们都是桃源洞中的隐士。 月光照亮稀疏的林木,天色渐晚,我们之间没有一句话触及尘世的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隐士在桃源洞般的清幽之地相遇的情景。诗中“月照疏林天渐晚”一句,以景写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末句“曾无一语到红尘”更是强调了隐士们远离尘嚣、心无旁骛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漠。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