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道鸣参戎东粤

· 徐熥
楼船横海发闽关,新拥高牙五岭间。 月满柳营秋校猎,火飞藤峡夜征蛮。 双龙斩水妖精泣,万马嘶风部曲閒。 名在罗浮峰四百,功成何用勒燕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楼船:古代有楼的大船,这里指战船。
  • 横海:横渡海洋。
  • 闽关:指福建的关隘。
  • 高牙:高大的牙旗,古代将军的旗帜。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这里泛指南方。
  • 柳营:指军营。
  • 校猎:古代军队的一种训练方式,类似于打猎。
  • 藤峡:指藤蔓丛生的峡谷。
  • 征蛮:征讨南方的蛮族。
  • 双龙斩水:比喻战船在水中勇猛前进。
  • 妖精泣:比喻敌人畏惧。
  • 万马嘶风:形容军队声势浩大。
  • 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 罗浮峰四百:指罗浮山,这里用以比喻名声远扬。
  • 勒燕山:在燕山上刻石记功,古代将领的一种荣誉。

翻译

战船横渡海洋从福建的关隘出发,新近升任的将军在五岭之间高举着他的大旗。 月光洒满军营,秋天进行校猎训练,夜晚在藤蔓丛生的峡谷中,火光照亮了征讨蛮族的战斗。 战船如双龙斩水,令敌人畏惧,万马在风中嘶鸣,显示了军队的强大。 将军的名声如同罗浮山一般高耸,功成之后,无需在燕山上刻石记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从福建出征,横渡海洋,前往南方征战的壮丽场景。诗中通过“楼船横海”、“高牙五岭”等意象展现了将军的威武气势,以及“月满柳营”、“火飞藤峡”等描绘了军营的秋夜景象和征战的激烈。最后两句“名在罗浮峰四百,功成何用勒燕山”表达了将军功成名就,无需外在的荣誉来证明自己的成就,体现了将军的自信和超然。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充满了对将军英勇事迹的赞美。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