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 徐熥
羲驭难留忽已西,东山犹带一痕低。 能催古寺疏钟起,渐听孤城画角齐。 影入芦汀群雁落,光衔茅屋乱鸡栖。 此时谁是销魂者,戍妇闺中最惨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羲驭:指太阳。羲,即羲和,古代神话中太阳的母亲。驭,驾驭。
  • 忽已西:忽然已经西下。
  • 东山: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 :痕迹,这里指太阳落山后留下的余晖。
  • 古寺疏钟:古寺中稀疏的钟声。
  • 孤城画角:孤城中传来的号角声。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似喇叭,外涂彩绘,故称画角。
  • 芦汀:长满芦苇的水边平地。
  • 光衔:光线照射。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乱鸡栖:鸡群杂乱地栖息。
  • 销魂者:指极度悲伤的人。
  • 戍妇:守卫边疆的士兵的妻子。
  • 惨悽:非常悲伤。

翻译

太阳难以挽留,忽然已经西下,东山之上还残留着一抹余晖。 古寺中稀疏的钟声响起,渐渐地,孤城中传来的号角声与之齐鸣。 夕阳的影子映入芦苇丛生的水边,群雁落下;光线照射在茅屋上,鸡群杂乱地栖息。 此时,谁是最为悲伤的人呢?是守卫边疆的士兵的妻子,在闺中感到无比的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通过古寺的钟声和孤城的号角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中“影入芦汀群雁落,光衔茅屋乱鸡栖”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夕阳余晖下的自然景色。结尾处点出“戍妇闺中最惨悽”,将夕阳的美景与戍妇的孤独悲伤相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戍妇的深切同情。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